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 >

焦点播报:“将中菲友谊的种子播撒在稻田中”

来源: 时间: 2023-01-05 13:39:40

“袁院士在世时一共访问菲律宾三十多次。菲律宾是他去过次数最多的国家。”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生前秘书杨耀松向本报记者谈起袁隆平与菲律宾的深厚渊源。


【资料图】

在访华前的记者会上,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谈到菲中合作的重点领域,把农业排在了第一位。

菲律宾人口超过一亿,是世界主要稻米进口国,2021年进口量约为277万吨。马科斯在自己的总统就职演说中强调菲律宾要提高粮食自给率。

1962年成立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1979年,袁隆平应邀到国际水稻研究所作学术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将杂交水稻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公开报道。从此,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便与菲律宾结下了不解之缘。

“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是全球唯一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全球水稻科研方向性的重大研究,都由国际水稻所来主导。”杨耀松介绍,当年杂交水稻问世不久,为了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并向国际进行推广,袁隆平院士认识到让国际水稻所的专家了解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他去了菲律宾的国际水稻所很多次,开展杂交水稻试验示范指导。”

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袁隆平的两大梦想之一。菲律宾是他经过近二十年考察,精心选择的实现梦想的第一站。但一开始,国际水稻所的专家却给出了杂交水稻适合在温带和亚热带种植,不适合地处热带的菲律宾的结论。为此,袁隆平派出技术团队,与菲律宾华商、现任菲律宾华商联总会理事长林育庆合作,寻找菲律宾本地野生水稻品种,利用杂交水稻技术,历时三年,终于培育出了适合菲律宾土壤气候的热带杂交水稻品种西岭8号。

“有一次袁院士在菲律宾,当时正是水稻的收获季节。他看到一位菲律宾农民抱着一捆刚刚收割、扎得结结实实的杂交水稻,就高兴地问他稻穗重不重,农民说很重。袁院士又问他你高兴不高兴,农民说我很高兴。”杨耀松告诉记者,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经常向身边人说起的一个故事。

目前,菲律宾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公顷,占菲律宾水稻种植面积的近四分之一,每公顷的最高产量达15吨,是当地传统水稻品种的3倍。在菲律宾,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都能买到杂交水稻产出的大米。

在菲律宾,种植杂交水稻的农民都知道袁隆平的名字。他的杂交水稻技术不仅推动了菲律宾农业的发展,也将中菲友谊的种子播撒在稻田和菲律宾民众的心中。

2021年5月袁隆平去世后,菲律宾农业部在向袁隆平的家属发去的唁电中表示,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使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无数人摆脱饥饿。稻米是全球一半人以上的主食,袁隆平去世是世界农业的巨大损失。唁电特别提到,杂交水稻技术使菲律宾水稻专家和农民受益匪浅,他们将永远感谢袁隆平的贡献。

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高度评价袁隆平:“对我们菲律宾人来说,我们在减贫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由此见证的菲中两国关系的促进,大部分要归功于袁隆平教授的远见卓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
x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