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是重庆市涪陵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近年来,涪陵区市场监管局以推动建设农产品安全溯源体系和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为抓手,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着力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强化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四步走”助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完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溯源体系
【资料图】
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及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该局与区农业农村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涪陵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实施意见》,严格市场准入。同时,编制了食品及食用农产品进(销)货记录“一单通”单据封面5万张,提供给批发零售经营者使用,不断健全完善食用农产品从餐桌到农田的可追溯体系,有效保障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与此同时,该局联合区教委推动公立学校对接“渝教商城”原材料采购平台,133个学校食堂通过平台发出订单30000余个,涉及食品原料购进记录90000余笔,食材1000余种、600余吨,每个食材单品均可通过平台生成的二维码查看溯源信息,做到“单单清楚、样样明白”,初步实现食材购进“精确智控”,实现食品安全智慧化管理。
强化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建设
为帮助企业提高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加工质量,该局积极向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鼓励涪陵榨菜集团等食用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强化现场管理、质量成本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提高质量效益,积极争创政府质量奖。
同时,在涪陵高新区、白涛工业园区、涪陵临港经济区等3个园区5个行业协会建成运营“涪陵质囊”服务驿站8个,持续推进质量基础设施“涪陵质囊”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涪陵质囊”一站式服务平台这一载体,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服务。
推动榨菜国家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涪陵榨菜”不仅是驰名中外的“国民下饭菜”,涪陵榨菜的主要原材料青菜头也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种植项目,全区60万农民种植青菜头,人均收入达2000余元,“涪陵榨菜”加工产品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息息相关。对此,今年7月,由涪陵区领导带队,专程到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汇报了涪陵榨菜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得到了大力支持,促成了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与涪陵榨菜相关生产企业进行工作对接。同时,涪陵区委、区政府已将建设国家榨菜质检中心项目纳入涪陵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重点工作,区食药检所正在进行建设可行性分析,帮助重庆市榨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资质扩项。
强化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品牌建设
今年以来,该局成功指导相关经营主体新注册食品及农产品商标162件,地理标志相关产业总产值达140多亿元。同时,联合公安、生态环境、榨菜产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强化食品及农产品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今年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020人次,开展榨菜综合执法检查100余次,组织开展火锅类经营者检查507家次,排查整改从业人员未落实健康管理制度、食品与非食品混放、未进行反食品浪费提示等629个。今年3月,联合公安部门启动行刑衔接机制,破获一起特大假冒知名榨菜商标案,打掉了一伙集幕后策划、异地生产、网络销售的团伙。捣毁生产“黑工厂”3处、仓储“黑窝点”10个,查扣假冒某知名品牌榨菜13万包、假冒某品牌酵母7.69万袋、假冒某品牌鸡精成品128袋、酵母原料128公斤、假冒内包装袋6.7万个、假冒商标塑封带420卷,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总涉案金额4200余万元。(文光辉 罗涵刈)